首页 / 一种带托盘升降上料功能的数冲料库

一种带托盘升降上料功能的数冲料库失效专利 实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冲料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带托盘升降上料功能的数冲料库。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数冲料库是一种用于存放钣件的设备,其内部从上往下分层设置,可以分层放置不同型号、尺寸的钣件。然而,现有的数冲料库通常采用人工对钣件进行上料,放置到不同的层内,其存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不足,不能满足自动化生产要求。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设计合理、效率高、可降低劳动强度、满足自动化生产要求的带托盘升降上料功能的数冲料库。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托盘升降上料功能的数冲料库,包括材料存放架,所述材料存放架的内部分层设置,并且其内部两侧设有若干个用于承托层架的层架托块,还包括升降驱动装置、升降驱动转轴、轴承座、上升降链轮、升降链条、下升降链轮、上料托盘架和用于将装有材料的层架推入到材料存放架的相应层位置中的层架推送装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安装在材料存放架的顶部,所述升降驱动转轴通过第一轴承座可转动地安装在材料存放架的顶部,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升降驱动转轴相连接,所述上升降链轮安装在升降驱动转轴的端部,所述下升降链轮安装在材料存放架的下端部位,所述升降链条位于材料存放架的两侧并各自安装在对应的上升降链轮与下升降链轮之间,所述上料托盘架位于材料存放架的进料端,所述上料托盘架与两根升降链条固定连接,所述层架推送装置安装在上料托盘架上。
[0005] 作为优选的,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升降驱动电机和第一减速机,所述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减速机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出轴与升降驱动转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
[0006] 作为优选的,所述层架推送装置包括层架推送驱动电机、第二减速机、推送驱动转轴、第一推送链轮、第二推送链轮、推送链条和推送牵引件,所述第二减速机固定在上料托盘架的出料端,所述层架推送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减速机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推送驱动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一推送链轮安装在推送驱动转轴的端部,所述第二推送链轮通过链轮座安装在上料托盘架的起始端,所述推送链条分别安装在两组第一推送链轮与第二推送链轮之间,所述推送牵引件的两端与上料托盘架的两侧托板滑动连接,所述推送牵引件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推送链条相连接,所述推送牵引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插入到层架的孔位中的牵引钩。
[0007] 作为优选的,所述推送牵引件的两端均设有若干个位于上料托盘架的托板顶部和底部的推送滚动轴承,从而与上料托盘架的两侧托板实现滑动连接。
[0008] 作为优选的,所述上料托盘架的起始端和出料端分别设有用于检测推送牵引件的位置的第一光电传感器。
[0009] 作为优选的,所述上料托盘架上设有支承转轮,所述支承转轮通过转轮座安装在上料托盘架的出料端。
[0010] 作为优选的,所述材料存放架的两侧设有纵向导轨,所述上料托盘架通过升降滑座与升降链条相连接,所述升降滑座上设有与纵向导轨的三个相邻表面滑动接触的升降滚动轴承。
[0011] 作为优选的,所述材料存放架上设有纵向设置的升降位置感应片,所述上料托盘架上设有用于升降位置感应片相配合的第二光电传感器。
[0012] 作为优选的,所述材料存放架上设有上同步轮、下同步轮、同步带和旋转编码器,所述上同步轮和下同步轮各自通过相应的同步轮座安装在材料存放架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同步带安装在上同步轮与下同步轮之间,所述旋转编码器的输出轴与上同步轮相连接,所述同步带通过连接座与上料托盘架相连接。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 本实用新型在材料存放架上设有升降驱动装置、升降驱动转轴、轴承座、上升降链轮、升降链条、下升降链轮、上料托盘架和层架推送装置,升降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上料托盘架升降到指定的层位置,层架推送装置能够将装有钣材的层架推入到材料存放架的指定层位置内,有利于钣材的分类存放,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紧凑,设计合理,效率高,降低了劳动强度,满足自动化生产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托盘升降上料功能的数冲料库,包括材料存放架1,材料存放架1的内部从上往下分层设置,并且其内部两侧设有若干个用于承托层架100的L型层架托块2,层架100可以放置在左右两侧层架托块2之间。
[0024] 如图1所示,材料存放架1上设有升降驱动装置3、升降驱动转轴4、轴承座5、上升降链轮6、升降链条7和下升降链轮8,升降驱动装置3安装在材料存放架1的顶部。具体实施时,升降驱动装置3可以包括升降驱动电机31和第一减速机32,升降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与第一减速机32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减速机32的输出轴与升降驱动转轴4通过联轴器33相连接。
[0025] 如图2至图4所示,升降驱动转轴4通过第一轴承座5可转动地安装在材料存放架1的顶部,上升降链轮6安装在升降驱动转轴4的端部,下升降链轮8安装在材料存放架1的下端部位,升降链条7位于材料存放架1的两侧并各自安装在对应的上升降链轮6与下升降链轮8之间。
[0026] 如图1所示,材料存放架1的进料端设有上料托盘架10,上料托盘架10与两根升降链条7固定连接,上料托盘架10上设有用于将装有材料的层架推入到材料存放架1的相应层位置中的层架推送装置9。
[0027]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层架推送装置9可以包括层架推送驱动电机91、第二减速机92、推送驱动转轴93、第一推送链轮94、第二推送链轮95、推送链条96和推送牵引件97,第二减速机92固定在上料托盘架10的出料端,层架推送驱动电机91的输出轴与第二减速机92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二减速机92的输出轴与推送驱动转轴93相连接,第一推送链轮94安装在推送驱动转轴93的端部,第二推送链轮95通过链轮座安装在上料托盘架10的起始端,推送链条96分别安装在两组第一推送链轮94与第二推送链轮95之间,推送牵引件97的两端与上料托盘架10的两侧托板101滑动连接,推送牵引件97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推送链条96固定连接,推送牵引件97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插入到层架的孔位中的牵引钩971。
[0028] 工作时,层架推送驱动电机91能够通过第二减速机92带动推送驱动转轴93转动,而推送链条96也随之发生旋转,进而带动推送牵引件97推动层架100往材料存放架1的方向移动上料。
[0029]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推送牵引件97的两端可以设有若干个位于上料托盘架10的托板101顶部和底部的推送滚动轴承98,从而与上料托盘架10的两侧托板101实现滑动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推送牵引件97的两端也可以通过滑块滑轨与上料托盘架10滑动连接。
[0030] 为了便于装有钣材的层架100在上料托盘架10上移动上料,上料托盘架10上可以设有支承转轮12,支承转轮12通过转轮座13安装在上料托盘架10的出料端。
[0031] 较佳的,为了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便于推送牵引件97的移动和复位,上料托盘架10的起始端和出料端可以分别设有用于检测推送牵引件97的位置的第一光电传感器11(如红外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等)。
[0032] 在本实施例中,材料存放架1的两侧可以设有纵向导轨14,上料托盘架10通过升降滑座15与升降链条7相连接,升降滑座15上设有与纵向导轨14的三个相邻表面(即左右侧面和正面)滑动接触的升降滚动轴承16,该导向结构有利于上料托盘架10实现平稳和顺畅的升降运动。
[0033] 较佳的,为了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让上料托盘架10能够更准确地升降到材料存放架1的指定层位置,材料存放架1上可以设有纵向设置的升降位置感应片17,相应的,上料托盘架10上设有用于升降位置感应片17相配合的第二光电传感器18(如槽型光电传感器)。
[0034] 此外,除了可以采用光电传感器测量上料托盘架10的升降位置,材料存放架1上也可以设有上同步轮19、下同步轮20、同步带21和旋转编码器22,上同步轮19和下同步轮20各自通过相应的同步轮座23安装在材料存放架1的上端和下端,同步带21安装在上同步轮19与下同步轮20之间,旋转编码器22的输出轴与上同步轮19相连接,同步带21通过连接座24与上料托盘架10相连接。当上料托盘架10升降时,同步带21会带动上同步轮19转动,旋转编码器22能够通过检测上同步轮19的转动角度和/或圈数获取上料托盘架10的升降位置。
[0035] 上料时,操作人员可以将钣材放置在层架100上,而层架100则放置在上料托盘架10,之后操作人员可以控制升降驱动电机31启动,通过升降链条7带动上料托盘架10上升到指定的层位置,接着层架推送驱动电机91能够驱动推送牵引件97推动层架100往材料存放架1的方向移动,使装有钣材的层架100一起送入到指定的层位置内。上料完成后,上料托盘架10向下复位,下降至地面。
[0036]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各个电机、光电传感器、旋转编码器均可以与电脑、PLC控制器、控制箱、控制柜等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控制设备通过导线电连接。
[0037]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紧凑,设计合理,有利于钣材的分类存放,效率高,降低了劳动强度,满足自动化生产要求。
[0038]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