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的牵引支架。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可调节的牵引支架是一种用于支撑和调整骨折患者肢体位置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
[0003] 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490977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牵引支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可调节牵引支架,包括一根主梁管和两根支撑杆,支撑杆连接在主梁管上,且支撑杆的其中一端具有用于连接牵引绳的滚轮,主梁管的两端各设置有一定位管,定位管为中空管状结构,且定位管上连接有定位件一,定位管的侧部连接有一能沿着主梁管轴向滑动的套管一,套管一上具有能将套管一固定在主梁管上的定位件二。它能够对定位管的位置进行调节,以便能在不同尺寸的病床上安装使用.
[0004] 但是,当病人所要进行牵引的身体部位不同时,现有技术需要将整个可调节的牵引支架从病床上拆卸下来,在病床上的另一插孔内进行安装,反复拆卸容易造成结构损坏,且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不方便医护人员的使用。实用新型内容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的牵引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牵引支架,包括立杆,所述立杆上活动了连接有能沿着立杆轴向滑动的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上具有能够将第一套管固定在立杆上的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套管上固定设有滑道,所述滑道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滑道之间活动设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均贯穿滑道并延伸至滑道的内部,所述横杆上临近端部的位置处底部固定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设有滑板,所述滑板底部与滑道内腔底壁相贴合,所述横杆上临近弹簧的两侧固定设有限位杆,所述滑道内腔底壁开设有若干定位孔。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杆安设在病床上后,不用拆卸,需要调整牵引的位置时,高度方向有第一套筒在立杆上滑动,第一定位杆进行固定来调节,病人纵深方向,在该可调节的牵引支架没有牵引病人前,通过横杆在滑道内的滑动来进行调节,调节完毕后即可将牵引绳安装在病人身上。
[0008] 可选的,所述滑道底部固定设有支撑杆,所述第一套管与滑道之间固定设有支撑板。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道被支撑杆和支撑板进行刚性支撑,从而使滑道在立杆上被固定得更加结实牢靠。
[0010] 可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设有卡套,所述卡套内侧与立杆相贴合。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套筒在立杆上移动时,带动卡套在立杆上移动,卡套带着支撑杆底部支撑在立杆上,使支撑杆的支撑稳固。
[0012] 可选的,所述横杆上活动连接有能沿着横杆轴向滑动的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上设有能够将第二套管固定在横杆上的第二定位件。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第二套筒在横杆上的滑动,和第二定位件对第二套筒在横杆上进行固定,从而将牵引部位在病人身体部位的宽度方向进行调整。
[0014] 可选的,所述第二定位件的底部固定设有悬挂件,所述悬挂件的内部活动设有滚轮。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病人在受牵引后,并想切换姿势时,牵引绳在滚轮内滚动,从而使病人切换时更省力。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7] 1、通过设置弹簧、限位杆和定位孔,在该可调节的牵引支架上没有牵引病人时,即横杆处于放松状态其上没有压力时,弹簧通过自身弹性将支撑杆上的限位杆支撑在滑道内限位孔的上方,反之则使限位杆限制在定位孔内,从而在该可调节的牵引支架上没有牵引病人时,不用拆卸整个该可调节的牵引支架,通过将横杆在滑道内进行滑道,从而调整牵引的位置与病人身体整体部位的位置,避免了反复拆卸造成的结构损坏,以及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更方便医护人员的使用;
[0018] 2、通过设置支撑板、支撑杆和卡套,卡套将卡套的底部安设在立杆上,使立杆、支撑杆和滑道之间形成牢靠的三角结构,并且支撑板支撑在第一套管和滑道之间,最终使滑道在立杆上结构固定得更加结实牢靠。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 如附图1‑4所示的一种可调节的牵引支架,包括立杆1,所述立杆1上活动了连接有能沿着立杆1轴向滑动的第一套管2,所述第一套管2上具有能够将第一套管2固定在立杆1上的第一定位件3,所述第一套管2上固定设有滑道4,所述滑道4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滑道4之间活动设有横杆5,所述横杆5的两端均贯穿滑道4并延伸至滑道4的内部,所述横杆5上临近端部的位置处底部固定设有弹簧6,所述弹簧6的底端固定设有滑板7,所述滑板7底部与滑道4内腔底壁相贴合,所述横杆5上临近弹簧6的两侧固定设有限位杆8,所述滑道4内腔底壁开设有若干定位孔9,设置弹簧6是为了在人体没有安装在该可调节牵引支架上时,横杆5能够通过弹簧6的弹性将限位杆8从定位孔9内弹出,从而使横杆5能够不受限位杆8与定位孔9的限制,在滑道4内滑动。
[0026] 如图1、2所示,所述滑道4底部固定设有支撑杆10,所述第一套管2与滑道4之间固定设有支撑板11,设置支撑杆10与支撑板11是为了支撑滑动,使滑动能够更结实的支撑在立杆1上。
[0027] 如图1、2所示,所述支撑杆10的底端固定设有卡套12,所述卡套12内侧与立杆1相贴合,设置卡套12是为了将支撑杆10的底端的力限制在立杆1上,使滑道4、立杆1和支撑杆10形成稳固的三角结构,从而使滑道4被支撑得更加结实。
[0028] 如图4所示,所述横杆5上活动连接有能沿着横杆5轴向滑动的第二套管13,所述第二套管13上设有能够将第二套管13固定在横杆5上的第二定位件14,设置第二套管13和第二定位件14,是为了将悬挂件15以及滚轮16随第二套管13在横杆5的轴向上进行移动,并在移动到合适位置后,通过第二定位件14将其固定牢靠。
[0029]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定位件14的底部固定设有悬挂件15,所述悬挂件15的内部活动设有滚轮16,设置悬挂件15是为了活动支撑滚轮16,使滚轮16能够在悬挂件15内滚动,从而在牵引绳安设在滚轮16内并牵引病人时,通过牵引绳在滚轮16内的滚动,从而使病人切换姿势时更加省力。
[0030]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第一套管2安装在立杆1上,再将立杆1安装在病床中央两侧,安装完毕后,可以通过将第一套管2在立杆1上滑动,从而调整横杆5与病床之间的高度,通过将横杆5在滑道4中滑动,从而调整横杆5与病人身体整体部位的位置关系,通过将第二套管13在横杆5上滑动,从而调整悬挂件15与病人身体宽度方向的位置关系,在调整的过程中,先给滚轮16上安设牵引绳,并且使横杆5上的滚轮16位置处临近病人所要进行牵引的身体部位,然后将牵引绳安设在病人所要进行牵引的身体部位上,注意此时横杆5连带悬挂件15以及滚轮16安设的牵引绳底部,处于放松状态,这样就能最小限度的将病人所要进行牵引的身体部位移动至牵引绳上,以避免病人在移动身体部位的过程中,造成身体二次损伤;
[0031] 当病人所要进行牵引的身体部位在牵引绳上安设完毕后,即可移动第一套管2,使其连带横杆5向上移动,直至移动到牵引绳对人体牵引的合适位置后,拧动第一定位件3,将第一套管2固定在立杆1上,此时,由于安设在牵引绳上的人体的重量,最终会使横杆5挤压弹簧6,最终使横杆5上的限位杆8限制在定位孔9中,从而使横杆5在滑道4内被固定至不能移动,然后再通过第二套管13在横杆5上的滑动,使牵引绳与人体部位至最合适的位置后,拧动第二定位件14,将第二套管13在横杆5上固定牢靠,最终使人体所要进行牵引的部位在牵引绳上固定牢靠且被悬挂至最佳位置处。
[003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