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种带有自泄压结构的耐磨性变压器油箱

一种带有自泄压结构的耐磨性变压器油箱有效专利 实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浸式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带有自泄压结构的耐磨性变压器油箱。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油浸式变压器是采用变压器油对器身进行冷却和绝缘的,油浸式变压器的器身都装在充满变压器油的油箱中,油箱用钢板焊成,中、小型变压器的油箱由箱壳和箱盖组成,变压器的器身放在箱壳内,将箱盖打开就可吊出器身进行检修。
[0003] 油浸式变压器是利用变压器油对变压器产生的热量进行传导冷却的,当变压器温度过高时,变压器油受热膨胀,由于油浸式变压器的油箱是密闭的,因此变压器油箱内的压强增加,此时需要对油箱进行压力释放,保持变压器油箱内的压力保持稳定,传统的压力释放装置是打开油箱释放液压,此种方法不仅操作复杂,增加使用者的劳动量,而且带电作业,对使用者的安全构成威胁。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带有自泄压结构的耐磨性变压器油箱,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便于释放压力的问题。
[0005]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带有自泄压结构的耐磨性变压器油箱,包括变压器油箱,所述变压器油箱的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变压器油箱通过进液管与第一固定箱的左侧连通,所述进液管远离变压器油箱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固定箱的内部,并开设有第一密封槽,且所述进液管的内部设置有液压传感器,所述第一固定箱的底端贯穿支撑板的顶端,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板的底端通过两组L型板与第二固定箱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箱的出液端与第二固定箱的进液端连通,所述第二固定箱的内部底端贯穿开设有出液口,且所述第二固定箱的内底壁与出液口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固定箱的底端安装有出液斗,所述第二固定箱的通过出液口与出液斗连通,且所述出液斗的底端通过回液管与变压器油箱连通。
[0007]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箱的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固定箱内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盖板,且所述第一盖板靠近进液管的一侧安装有与第一密封槽相适配的第一密封圈。
[0008] 优选的,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箱的右侧,且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一导杆滑动连接。
[0009]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箱的底端安装有若干组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固定箱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二盖板,且所述第二盖板的底端安装有与第二密封槽相适配的第二密封圈。
[0010]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箱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丝杆和第二导杆,所述第二丝杆与第二固定箱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导杆与第二固定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滑动连接在第二导杆的表面,且所述第二固定箱的背部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固定箱的内部,并与第二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自泄压结构的耐磨性变压器油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液压传感器、伺服电机、第一密封圈和第一密封槽的配合使用,当液压传感器检测到进液管内的液压过大,随后通过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第一丝杆转动,带动第一密封圈从第一密封槽中脱离,从而使得变压器油箱中的油经过第一固定箱又流入第二固定箱中进行收集,快速的对变压器油箱内的压力进行释放,避免变压器油箱因压力过大造成损坏,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19]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带有自泄压结构的耐磨性变压器油箱,包括变压器油箱1,变压器油箱1的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1,变压器油箱1通过进液管102与第一固定箱2的左侧连通,进液管102远离变压器油箱1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固定箱2的内部,并开设有第一密封槽104,且进液管102的内部设置有液压传感器103,第一固定箱2的底端贯穿支撑板101的顶端,并与支撑板101固定连接,且支撑板101的底端通过两组L型板与第二固定箱3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箱2的出液端与第二固定箱3的进液端连通,第二固定箱3的内部底端贯穿开设有出液口305,且第二固定箱3的内底壁与出液口305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密封槽306,第二固定箱3的底端安装有出液斗307,第二固定箱3的通过出液口305与出液斗307连通,且出液斗307的底端通过回液管4与变压器油箱1连通。
[0020] 请参照图2所示,第一固定箱2的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201,第一固定箱2内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杆202,第一丝杆20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盖板203,且第一盖板203靠近进液管102的一侧安装有与第一密封槽104相适配的第一密封圈204,第一丝杆20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伺服电机205的输出端,伺服电机205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箱2的右侧,且第一盖板203与第一导杆202滑动连接。
[0021] 当液压传感器103检测到进液管102内的液压过大,随后通过伺服电机205的输出端带动第一丝杆201转动,使得第一盖板203朝远离进液管102的方向运动,带动第一密封圈204从第一密封槽104中脱离,从而使得变压器油箱1中的油进入到第一固定箱2内,由于第一固定箱2的底部呈斗状,使得油又流入第二固定箱3中进行收集,且通过第一密封圈204和第一密封槽104的配合使用,保证了第一盖板203与进液管102连接处的紧密性。
[0022] 请参照图3所示,第二固定箱3的底端安装有若干组气缸308,气缸308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固定箱3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二盖板309,且第二盖板309的底端安装有与第二密封槽306相适配的第二密封圈310。
[0023] 当变压器油箱1内腔的油温度下降后,先通过伺服电机205的输出端带动第一密封圈204卡进第一密封槽104中,其次通过气缸308的输出端带动第二盖板309上升,第二密封圈310从第二密封槽306中脱离,从而使得第二固定箱3中的油通过回液管4回到变压器油箱1内,同理,通过第二密封圈310和第二密封槽306的配合使用,保证了第二盖板309与第二固定箱3连接处的紧密性
[0024]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3所示,第二固定箱3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丝杆301和第二导杆302,第二丝杆301与第二固定箱3转动连接,且第二导杆302与第二固定箱3固定连接,第二丝杆30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推板303,推板303滑动连接在第二导杆302的表面,且第二固定箱3的背部安装有步进电机304,步进电机304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固定箱3的内部,并与第二丝杆301的一端固定连接。
[0025] 为了加快油从第二固定箱3中回到变压器油箱1内的速度,通过步进电机304的输出端带动第二丝杆30转动,使得推板303运动,将油推向出液口305处,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0026]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当液压传感器103检测到进液管102内的液压过大,随后通过伺服电机205的输出端带动第一丝杆201转动,使得第一盖板203朝远离进液管102的方向运动,带动第一密封圈204从第一密封槽104中脱离,从而使得变压器油箱1中的油进入到第一固定箱2内,由于第一固定箱2的底部呈斗状,使得油又流入第二固定箱3中进行收集,随后变压器油箱1内腔的液压得到释放而下降,当变压器油箱1内腔的油温度下降后,先通过伺服电机205的输出端带动第一密封圈204卡进第一密封槽104中,其次通过气缸308的输出端带动第二盖板309上升,第二密封圈310从第二密封槽306中脱离,从而使得第二固定箱3中的油通过回液管4回到变压器油箱1内。
[0027]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相关技术
变压器油箱相关技术
带有泄相关技术
田军志发明人的其他相关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