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操作便捷的点胶机。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点胶机又称涂胶机、滴胶机、打胶机、灌胶机等,专门对流体进行控制。并将流体点滴、涂覆于产品表面或产品内部的自动化机器,可实现三维、四维路径点胶,精确定位,精准控胶,不拉丝,不漏胶,不滴胶。点胶机主要用于产品工艺中的胶水、油漆以及其他液体精确点、注、涂、点滴到每个产品精确位置,可以用来实现打点、画线、圆型或弧型。
[0003]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 1、现有的点胶机体型过大不方便携带或移动,一般都是将需要点胶的物品放置到点胶机上,进行操作,当需要点胶的物品体型较大时不便操作;
[0005] 2、现有的点胶机的点胶结束后容易产生残留,导致不需要点胶的位置粘上胶水,降低了点胶和出胶量的准确性。实用新型内容
[0006]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便捷的点胶机,解决了现今存在的点胶机的体积过大,不便于携带、移动,及容易产生残留的问题。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操作便捷的点胶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扳机,所述机体表面设置有胶水仓,所述机体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稳定环,所述机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胶泵,所述出胶泵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滴胶管,所述滴胶管的一端设置有出胶口,所述滴胶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热层,所述滴胶管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片,所述转动片的表面开设有镂空。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胶泵和转动片分别连接有动力源,所述扳机与出胶泵和转动片的动力源电连接。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胶水仓与出胶泵连通,出胶泵与滴胶管连通。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槽、支撑杆与机体平行,所述稳定环与支撑杆垂直,所述弹簧设置在滑槽内并与支撑杆接触。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稳定环的圆心与出胶口正对。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层设置在滴胶管内侧表面一圈。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镂空的转动轨迹经过出胶口。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便捷的点胶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 1、该一种操作便捷的点胶机,通过设置机体、手柄、扳机、胶水仓、滑槽、支撑杆、弹簧、稳定环,在机体上设置手柄和扳机,并在机体上设置有可拆装的胶水仓方便胶水的添加、更换,在机体的头部内侧开设有滑槽,稳定环通过支撑杆与滑槽滑动连接,且在滑槽的内部设置有两端分别与支撑杆和滑槽连接的弹簧;点胶时手持手柄,将与出胶口正对的稳定环的圆心对准需要点胶的位置,将稳定环贴在需要点胶的物品上保证点胶时的稳定性,扣动扳机,即可完成点胶。
[0016] 2、该一种操作便捷的点胶机,通过设置出胶泵、滴胶管、出胶口、加热层、转动片、镂空,扣动扳机后胶水在出胶泵的作用下进入滴胶管被其中加热层加热保证胶水粘性,转动片转动使镂空与出胶口重叠,胶水通过出胶口点滴到物品上,然后转动片转动至镂空不与出胶口重叠时,停止点胶,及时将胶水断开,保证了点胶和出胶量的准确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请参阅图1‑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操作便捷的点胶机,包括机体1,机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柄2,方便拿持,手柄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扳机3,用于控制点胶,机体1表面设置有胶水仓4,方便添加、更换胶水,机体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5,滑槽5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支撑杆6,支撑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7,支撑杆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稳定环8,用于保证点胶时的稳定,机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胶泵9,用于带动出胶,出胶泵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滴胶管10,滴胶管10的一端设置有出胶口11,用于出胶,滴胶管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热层12,用于加热胶水,滴胶管1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片13,转动片13的表面开设有镂空14,用于与出胶口11配合将胶水排出。
[0024] 本实施例中,出胶泵9和转动片13分别连接有动力源,扳机3与出胶泵9和转动片13的动力源电连接,以便通过扳机3控制转动片13和出胶泵9工作,进行点胶。胶水仓4与出胶泵9连通,出胶泵9与滴胶管10连通,保证胶水从胶水仓4到出胶口11的通畅。滑槽5、支撑杆6与机体1平行,稳定环8与支撑杆6垂直,弹簧7设置在滑槽5内并与支撑杆6接触,稳定环8与物品接触用于稳定机体1和出胶口11,保证点胶的稳定和准确。稳定环8的圆心与出胶口11正对,方便对准。加热层12设置在滴胶管10内侧表面一圈,用于加热滴胶管10内部的胶水。镂空14的转动轨迹经过出胶口11,用于与出胶口11配合,在它们重合时,胶水可以排出,不重合时及时截断胶水。
[002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机体1上设置手柄2和扳机3,并在机体1上设置有可拆装的胶水仓4方便胶水的添加、更换,在机体1的头部内侧开设有滑槽5,稳定环8通过支撑杆6与滑槽5滑动连接,且在滑槽5的内部设置有两端分别与支撑杆6和滑槽5连接的弹簧7;点胶时手持手柄2,将与出胶口11正对的稳定环8的圆心对准需要点胶的位置,将稳定环8贴在需要点胶的物品上保证点胶时的稳定性,扣动扳机3,胶水在出胶泵9的作用下进入滴胶管10被其中加热层12加热保证胶水粘性,转动片13转动使镂空14与出胶口11重叠,胶水通过出胶口11点滴到物品上,然后转动片13转动至镂空14不与出胶口11重叠时,停止点胶,及时将胶水断开,完成一次点胶。
[0026]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