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轻卡电源模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卡电源模组用组装工装。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在一些电动汽车中,采用电池包进行供电,电池包是由多个电源模组打包连接而成,电源模组是由多个电芯组装连接而成。
[0003] 但现在的轻卡电源模组用组装工装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不方便兼容不同尺寸的电源模组,而且组装工装所占的空间较大,增加了设备占地和操作面积,为此,提出一种轻卡电源模组用组装工装。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现有轻卡电源模组用组装工装存在的兼容性不高、设备占地面积大,提供了一种轻卡电源模组用组装工装。
[0005]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工作台架、工作台、第一翻转限位机构、第二翻转限位机构、正面挤压机构、限位固定板,所述限位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一侧位置,所述正面挤压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另一侧位置,所述第一翻转限位机构、所述第二翻转限位机构与所述工作台架转动连接,通过所述第一翻转限位机构、所述第二翻转限位机构对电源模组的长边进行限位,通过所述正面挤压机构、所述限位固定板对电源模组的短边进行限位。
[0006] 优选的,所述第一翻转限位机构包括顶升气缸、连接板、顶升转臂、限位板组件,所述顶升气缸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工作台架连接,所述顶升气缸通过所述顶升转臂与所述限位板组件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板组件与所述工作台架转动连接。
[0007] 优选的,所述顶升气缸与所述顶升转臂之间设置有滑动座,所述顶升气缸与所述顶升转臂通过所述滑动座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滑动导轨,所述滑动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动导轨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动导轨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
[0008] 优选的,所述第二翻转限位机构也包括顶升气缸、连接板、顶升转臂、限位板组件,所述第二翻转限位机构的顶升气缸、连接板、顶升转臂、限位板组件的连接关系及位置关系均与第一翻转限位机构中相同。
[0009] 优选的,所述第一翻转限位机构的限位板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挤压背板、第一限位挤压面板,所述第一限位挤压背板与所述顶升转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挤压面板与所述第一限位挤压背板滑动连接。
[0010] 优选的,所述第一翻转限位机构的限位板组件还包括侧挤压气缸、多个导柱,所述第一限位挤压面板与所述第一限位挤压背板通过多个所述导柱滑动连接,所述侧挤压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挤压背板上,其缸柱与所述第一限位挤压面板连接。
[0011] 优选的,所述第二翻转限位机构的限位板组件包括第二限位挤压背板与第二限位挤压面板,所述第二限位挤压面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挤压背板固定连接。
[0012] 优选的,所述正面挤压机构包括正面挤压背板、正面挤压气缸、正面挤压面板,所述正面挤压气缸的缸柱与所述工作台架连接,所述正面挤压气缸的缸体与所述正面挤压背板连接,所述正面挤压背板与所述工作台架滑动连接。
[0013] 优选的,所述正面挤压背板与所述工作台架之间设置有水平导杆,所述正面挤压背板与所述工作台通过所述水平导杆滑动连接。
[0014]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限位固定板通过与不同的所述定位孔连接实现与所述工作台相对位置的调节。
[0015]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翻转限位机构、所述第二翻转限位机构尺寸相匹配的收纳孔。
[0016] 优选的,所述正面挤压面板与所述限位固定板上均设置有预留凹槽,用于穿入打包带进行打包带的安装。
[0017]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的翻转式侧挤压机构,能够降低组装工装侧面所占的空间,从而减小了设备占地和操作面积,并且翻转式侧挤压机构之间的间距可调节,配合可调节的正面挤压机构,能够方便地兼容不同尺寸的电源模组;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良特性,较为实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3]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轻卡电源模组用组装工装,包括工作台架1、工作台2、第一翻转限位机构、第二翻转限位机构、正面挤压机构、限位固定板6,所述限位固定板6安装在所述工作台2上端一侧位置,所述正面挤压机构安装在所述工作台2上端另一侧位置,所述限位固定板6与所述工作台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翻转限位机构、所述第二翻转限位机构与所述工作台架1转动连接,分别设置在所述工作台2的前后端,用于对电源模组的长边进行限位。
[0024] 所述第一翻转限位机构包括顶升气缸32、连接板31、顶升转臂33、限位板组件,所述顶升气缸32通过所述连接板31与所述工作台架1连接,所述顶升气缸32通过所述顶升转臂33与所述限位板组件转动连接,可实现对限位板组件的翻转,节省侧定位机构所占空间。
[0025] 所述顶升气缸32与所述顶升转臂33之间设置滑动座321,所述顶升气缸32与所述顶升转臂33通过所述滑动座321连接,所述连接板31上设置有滑动导轨311,所述滑动座321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动导轨311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动导轨311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
[0026] 所述第二翻转限位机构也包括顶升气缸32、连接板31、顶升转臂33、限位板组件,上述各组件的连接关系及位置关系均与第一翻转限位机构中相同。
[0027] 所述第一翻转限位机构的限位板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挤压背板341、第一限位挤压面板342,所述第一限位挤压背板341与所述顶升转臂33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挤压面板342与所述第一限位挤压背板341滑动连接。
[0028] 所述第一翻转限位机构的限位板组件还包括侧挤压气缸344、多个导柱343,所述第一限位挤压面板342与所述第一限位挤压背板341通过多个所述导柱343滑动连接,所述侧挤压气缸344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挤压背板341上,其缸柱与所述第一限位挤压面板342连接,用于实现对电源模组长边的挤压定位工作,可适应不同宽度的电源模组。
[0029] 所述第二翻转限位机构的限位板组件包括第二限位挤压背板411与第二限位挤压面板412,所述第二限位挤压面板412与所述第二限位挤压背板411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此侧为固定侧,用于与第一限位挤压面板342配合完成挤压。
[0030] 所述正面挤压机构包括正面挤压背板53、正面挤压气缸51、正面挤压面板54,所述正面挤压气缸51的缸柱与所述工作台架1的底部连接,所述正面挤压气缸51的缸体与所述正面挤压背板53连接,所述正面挤压背板53与所述工作台架1滑动连接。
[0031] 所述正面挤压背板53与所述工作台架1之间设置有水平导杆52,所述正面挤压背板53与所述工作台架1通过所述水平导杆52滑动连接。
[0032] 所述限位固定板6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工作台2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工作台2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限位固定板6在需要时可安装到不同的定位孔上,与正面挤压机构配合实现对电源模组的最大兼容长度的调整。
[0033] 所述组装工装还包括控制台7,所述控制台7安装在所述工作台架1的上端边角处,用于对各个气缸进行控制。
[0034] 所述工作台架1顶部前后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翻转限位机构、所述第二翻转限位机构尺寸相匹配的收纳孔,用于在不使用时将所述第一翻转限位机构、所述第二翻转限位机构水平翻转落入所述收纳孔中,实现最大限度地降低侧定位机构所占的操作空间。
[0035] 所述正面挤压面板54与所述限位固定板6上均设置有预留凹槽,用于穿入打包带进行打包带的安装。
[0036] 工作原理:将电源模组的一个侧端板固定在限位固定板6上,限位固定板6可以在工作台2上调整安装位置以此兼容不同长度尺寸的模组;第二翻转限位机构的顶升气缸32启动上推,带动第二限位挤压面板412翻转,与工作台2形成90°夹角;依次摆放电芯,摆放完成后启动第一翻转限位机构顶升气缸32,带动第一限位挤压面板342翻转,与工作台2形成90°夹角,再启动侧挤压气缸344,带动第一限位挤压面板342前推,将第一限位挤压面板
342、第二限位挤压面板412与限位固定板6三面形成一个方形空腔,最后将第二个侧端板固定在正面挤压面板54上,启动正面挤压气缸51,使正面挤压面板54前推;将侧端板与电芯形成一个规整的方形模组。控制按钮依次松开第二限位挤压面板412、第一限位挤压面板342,此时正面挤压面板54与限位固定板6继续正面挤压电源模组;通过裸露出来的部分进行其他部件安装,另外可通过正面挤压面板54与限位固定板6预留的凹槽穿过打包带进行打包带安装,较为实用。
[0037] 综上所述,该轻卡电源模组用组装工装,通过设置的翻转式侧挤压机构,能够降低组装工装侧面所占的空间,从而减小了设备占地和操作面积,并且翻转式侧挤压机构之间的间距可调节,配合可调节的正面挤压机构,能够方便地兼容不同尺寸的电源模组;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良特性,较为实用。
[0038]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