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浆造纸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纤维回收单元的制浆造纸系统。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为了进一步降低纸张的生产成本,将制浆厂与造纸厂一体化运行,以直接利用制浆厂的湿浆原料,减少抄浆、散浆等工艺步骤,通常制浆厂的纤维原料经过纤维解离、漂白后形成的湿浆可以一方面通过管道输送到抄浆机形成浆板,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长管道向造纸厂进行输送,经过磨浆、配浆、抄纸工艺形成纸页,浆板及纸页均可以外售。
[0003] 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人们对于本色纸等非漂白或低漂白的纸张的需求越来越多,使得浆厂可能需要抄造不同白度的浆板以外售或用于纸厂抄纸,纸厂需要抄造不同白度的纸页,特别是面对纸厂变更不同白度的纸页抄造时,需要使用清水或使用的湿浆将输送管道中的原浆料顶出,可知的,不论是使用清水还是使用要用的湿浆在推顶过程中,管路中有一大段会形成混合液体,这一部分液体的颜色将介于两种湿浆的颜色之间,这部分湿浆在抄造时将影响最终纸页的颜色,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是放弃这部分湿浆,一方面造成纤维原料的浪费,二方面可能造成环保压力,同时,为了保证输送管路中完全为待使用的湿浆,通常会放弃交界前后更长管路中的湿浆,造成更大的纤维原料浪费和环保压力。
[0004] 如从本色纸变更为抄造白纸时,需要使用白浆推顶本色浆,直到当管路中完全为白浆时,才可以将白浆注入贮浆槽,用于抄纸,但是在推顶本色浆时,在白浆与本色浆交界处,会形成较长一段的混合浆,为了更充足的保障白浆不会混入影响本色纸的抄造中,以及本色浆不会影响白色纸的抄造,因此会放弃交界处上游及下游较长一段的浆料。
[0005] 因此,为了避免这部分纤维原料的浪费以及减小环保压力,需要提供一种制浆造纸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制浆造纸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 一种制浆造纸系统,包括制浆单元、造纸单元及连接制浆单元与造纸单元的第一输送单元,其中,
[0008] 所述的制浆单元包括漂白模块及浓缩模块,所述的漂白模块用于对纤维漂白并向下游提供不同白度的湿浆,所述的浓缩模块用于承接湿浆并将湿浆抄造成浆板;
[0009] 所述的造纸单元包括散浆机、贮浆槽及抄纸机,散浆机与贮浆槽管道连接;
[0010] 所述的第一输送单元包括混合槽、连接在漂白模块、混合槽、贮浆槽之间的管路及设置在管路上的控制阀,所述的混合槽与贮浆槽隔离设置,且,所述的控制阀可选择的连通漂白模块与混合槽或漂白模块与贮浆槽,所述的混合槽与浓缩模块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将混合槽内的湿浆回送至浓缩模块的回送管。
[0011]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阀为第一三通阀,所述的漂白模块与第一三通阀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管,所述的贮浆槽与第一三通阀之间设置有第二输送管,所述的混合槽与第一三通阀之间设置有第三输送管,所述的第一三通阀可选择的连通第一输送管与第二输送管或连通第一输送管与第三输送管。
[0012] 进一步的,所述的漂白模块与浓缩模块之间设置有分配器,所述的分配器包括进口及两个出口,其中,进口通过管路与漂白模块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浓缩模块连接,其中之另一个所述的出口与第一输送管连接,且,所述的分配器被配置成调节通过至少两个出口输送的湿浆的流量比例。
[0013] 进一步的,所述抄纸机包括白水槽,用于承接白水,所述的白水槽与混合槽之间还设置有白水输送管,用于将白水输送至混合槽。
[0014] 进一步的,所述的回送管与第一输送管连接,且所述的第一输送管被配置成可选择的通过第一输送管向混合槽输送浆料,或通过第一输送管将混合槽内的湿浆输送至浓缩模块。
[0015] 进一步的,所述的漂白模、第一输送管及浓缩模块之间还设置有第二三通阀,所述的第二三通阀包括三个连接口,其中一连接口通过第四输送管与漂白模块连接,其中之另一连接口与第一输送管连接,其中之另一连接口通过第五输送管与浓缩模块连接,且,所述的第二三通阀可选择的接通第四输送管与输送主管或接通第五输送管与输送主管。
[0016] 进一步的,第四输送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0017] 进一步的,所述的混合槽内还设置有搅拌装置。
[0018]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浆造纸系统,在制浆单元与造纸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单元,其中,制浆单元包括漂白模块,造纸单元包括贮浆槽,第一输送单元包括混合槽、连接在漂白模块、混合槽、贮浆槽之间的管路及设置在管路上的控制阀,混合槽与贮浆槽隔离设置,且,控制阀可选择的连通漂白模块与混合槽或漂白模块与贮浆槽,混合槽与浓缩模块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将混合槽内的湿浆回送至浓缩模块的回送管,从而在可以保证造纸单元连续生产的情况下,有选择的将不同颜色的混合浆汇集至混合槽,并通过回送管输送至浓缩模块抄造成浆板,避免纤维原料的浪费。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49]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制浆造纸系统,包括制浆单元10及造纸单元20。
[0050] 所述的制浆单元10用于对纤维原料进行处理并形成可用于造纸的浆料,如,湿浆或浆板14。所述的纤维原料可以为各种可用于造纸的植物,如木材、秸秆、甘蔗、竹材等,经过制浆单元10处理后可以形成木浆、秸秆浆、甘蔗浆或竹浆。
[0051] 所述的制浆单元10包括漂白模块11,用于对纤维进行漂白处理并向下游提供不同白度的浆料,当然也可以并不对纤维进行漂白处理而直接向下游提供不同白度的浆料,可以理解的,此时的浆料中纤维分散于水中呈纤维悬浮液状态,通常也被称为湿浆,通常的,未漂白或轻漂白的浆料被称为本色浆,高度漂白的被称为白浆。进一步的,所述的漂白模块11包括混合器、氯化塔、碱处理塔、次氯酸盐漂白塔、漂白剂制备设备。可以理解的,在漂白模块11的上游还设置有原料处理模块、纤维解离模块等。
[0052] 所述的浓缩模块用于承接湿浆并将湿浆抄造成浆板14,所述的浆板14可以用于外售或者用于提供给抄造单元抄造成纸页28。具体的,所述的浓缩模块包括抄浆机130,所述的抄浆机130可以为长网抄浆机130、圆网抄浆机130等。
[0053] 所述的造纸单元20,用于将湿浆或浆板14抄造成纸页28,包括散浆机22、贮浆槽23及抄纸机27;
[0054] 该散浆机22,即为碎浆机,用于通过机械作用将纤维原料分散在水中,形成纤维悬浮液。优选的,该散浆机22为水力散浆机22。
[0055] 该贮浆槽23,用于存储经过散浆机22处理的纤维悬浮液或来自漂白模块11的湿浆,贮浆槽23设置在散浆机22下游,且通过管道与散浆机22连接。
[0056] 该抄纸机27用于将纤维悬浮液经滤网脱水成形、干燥等过程而抄制成干纸页28。该抄纸机27包括湿部及干部,该湿部包括头箱、成形网、毛毯以及白水槽271等装置,该干部包括烘缸、气罩等装置,该纤维悬浮液由头箱喷射,成形网成形,毛毯转移至干部,并由白水槽271承接白水。该白水为该湿部在成形网成形湿纸页28过程中滤出的水,以及在毛毯转移湿纸页28过程中排出的水;通常的,该白水中含有纤维成分,该抄纸机27可以为各种类型的抄纸机27,如新月成形造纸机、长网成形造纸机、圆网成形造纸机等。
[0057] 另外,在该散浆机22之后还可以设置磨浆机24,以使得纤维分丝帚化,使得纸页28具有更好的性能,并能够更好的在该抄纸机27中进行成形。在该磨浆机24之后还可以设置有贮浆罐25及配浆模块26,以将不同的浆料按预定的配比输送到该抄纸机27,以抄造出满足使用需求的干纸页28。该不同的浆料可以包括不同浓度的浆料,不同纤维长度的浆料或不同纤维种类的浆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0058] 所述的制浆单元10与造纸单元20之间还设置有第一输送单元30,所述的第一输送单元30包括混合槽21及连接在漂白模块11、混合槽21、贮浆槽23之间的管路、设置在管路上的控制阀,所述的控制阀可选择的连通漂白模块11与混合槽21或漂白模块11与贮浆槽23,所述的混合槽21与浓缩模块之间还设置有回送管215,从而使得湿浆可选择的输送至混合槽21或输送至贮浆槽23,而存储在混合槽21内的湿浆则能通过回送管215回送至浓缩模块,被制备成浆板14。
[0059] 更具体的,所述的控制阀为第一三通阀212,所述的漂白模块11与第一三通阀212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管211,所述的贮浆槽23与第一三通阀212之间设置有第二输送管213,所述的混合槽21与第一三通阀212之间设置有第三输送管214,所述的第一三通阀212可选择的连通第一输送管211与第二输送管213或第一输送管211与第三输送管214,从而可以使得经过漂白模块11的湿浆可以可选择的经过第一输送管211、第二输送管213被输送至贮浆槽23,或经过第一输送管211、第三输送管214被输送至混合槽21。
[0060] 可以理解是,当湿浆被输送至贮浆槽23时,可用于造纸单元20并被抄纸机27抄造成纸页28,而当湿浆被输送至混合槽21时,则可以被回送至浓缩模块13而被抄造成浆板14。同时,为了避免混合槽21内的浆料被错误的配送至造纸单元20,造成对纸页28产生影响,所述的混合槽21与贮浆槽23隔离设置,即在混合槽21与贮浆槽23之间并不设置直接连通的管路。
[0061]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当造纸单元20使用白浆抄造白纸时,白浆通过第一输送管211、第一三通阀212、第二输送管213被输送至贮浆槽23,经过贮浆槽23输送至下游,并被抄纸机27抄造成白色纸页28,而需要变更为抄造本色纸时,首先使用漂白模块11输出的本色浆沿第一输送管211、第一三通阀212、第二输送管213将白浆顶至贮浆槽23,并在接近本色浆与白浆混合段时,切换第一三通阀212的连通方向,通过连通第一输送管211与第三输送管214将该部分含有本色浆与白浆的混合浆输送至混合槽21,而在管路中均为本色浆时,再次切换第一三通阀212连通第一输送管211与第二输送管213,从而使得本色浆被输送至贮浆槽23,完成本色浆的变更,通过此种方式一方面管路中本色浆与白浆的纤维资源将不会被浪费,另一方面仍然可以保证纸张的抄造连续进行,另外,还可以同时满足抄造单元使用湿浆抄纸或使用浆板14抄纸。
[0062] 进一步的,所述的混合槽21内还设置有搅拌装置,以使得混合槽21内的浆料能够被混合均匀。
[0063]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输送管211、第二输送管213及第三输送管214上还设置有单向阀,以防止湿浆逆流。
[0064] 进一步的,所述的漂白模块11与浓缩模块13之间设置有分配器12,所述的分配器12包括进口及至少两个出口,其中,进口通过管路与漂白模块11连接,至少其中一个所述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浓缩模块13连接,至少其中之另一个所述的出口与第一输送管211连接,且,所述的分配器12被配置成调节通过至少两个出口输送的湿浆的流量比例。
[0065] 进一步的,第一输送管211、第二输送管213、第三输送管214及回收管上还设置有输送泵,用于泵送浆料。
[0066] 进一步的,所述的白水槽271与混合槽21之间还设置有白水输送管,用于将白水输送至混合槽21,以进一步通过制浆单元10的浓缩模块13回收白水中的纤维。
[0067] 进一步的,请同时参考图2,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输送单元包括第一输送管411,所述的回送管415与第一输送管411连接,且所述的第一输送管被配置成可选择的通过第一输送管411向混合槽41输送浆料,或通过第一输送管411将混合槽41内的浆料输送至浓缩模块33,从而避免在制浆单元与造纸单元之间重复架设管道,节约费用,可以理解的,所述的回送管415还设置有回送泵413。
[0068] 进一步的,所述的漂白模块31、第一输送管411及浓缩模块33之间还设置有第二三通阀313,所述的第二三通阀313包括三个连接口,其中一连接口通过第四输送管311与漂白模块31连接,其中之另一连接口与第一输送管411连接,其中之另一连接口通过第五输送管312与浓缩模块33连接,且,所述的第二三通阀313可选择的接通第四输送管311与输送主管
411或接通第五输送管312与输送主管411,使得当需要将经过漂白模块31的浆料输送至造纸单元时,可以通过第二三通阀313接通第四输送管311与第一输送管411,而当需要将混合槽41内的浆料回送至浓缩模块33时,则通过第二三通阀313接通第一输送管411与第五输送管312。
[0069]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在混合槽41内的浆料被回送至漂白模块31,所述的第四输送管311上还设置有单向阀314。
[0070] 进一步的,所述的制浆造纸系统还设置有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三通阀212或第二三通阀313的接通方向。
[007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