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盘类零件加工装夹工装。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航空发动机盘类零件通常壁厚比较薄,且盘类零件的最大外径与最大长度之比通常大于十,采用硬爪或者软爪定位、固定外圆或内孔的方式进行加工,零件的变形会很大。通常需要支靠、固定安装部20来进行零件的加工。如图2所示,目前通常采用的盘类零件加工固定方式为:支靠安装部20,在盘类零件的安装部20外侧增设压板40固定盘类零件。当在卧式车床上加工盘类零件时,固定压板40非常不方便;加之在盘类零件外侧增设压板40后,不能找正零件本体10的外圆,加工过程需要转换基准,使得加工过程需要提高加工精度;并且因为盘类零件外侧增设了压板40,为了预留压板40空间,盘类零件的外径需要比机床的最大旋转直径小很多。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 如图1、3所示,一种盘类零件加工装夹工装,用于将盘类零件固定在机床上,它包括工装本体和螺栓1,所述盘类零件包括零件本体10和与零件本体10的外部相连的安装部20,所述安装部20上设置有安装孔30,所述工装本体上设置有与安装孔30相对应的螺栓孔,以便盘类零件通过螺栓1固定在工装上。
[0016] 如图3所示,为了增大盘类零件加工装夹工装与机床的接触面积进而方便增大盘类零件加工装与机床的连接,所述工装本体呈L型,所述工装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水平部2和竖直部3,所述螺栓孔设置在水平部2上,所述竖直部3用于与机床相连接。
[0017] 如图3所示,为了更好地固定盘类零件,当盘类零件通过螺栓1固定在工装本体上时,所述零件本体10的底面与竖直部3抵接。
[0018] 如图3所示,所述水平部2和竖直部3一体成型。
[0019] 如图1、3所示,所述安装部20的所有位置的壁厚均相等。
[0020] 如图3所示,所述螺栓孔的螺牙外径小于所述安装孔30的孔径。
[0021] 所述安装孔30的孔径为5.5mm,所述螺栓孔的螺牙外径为5mm,所述螺栓孔的牙距为0.8mm。
[002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3] 将螺栓1穿过安装孔30并旋进螺栓孔内,则完成盘类零件在盘类零件加工装夹工装上的固定,然后将盘类零件加工装夹工装和盘类零件一同固定在机床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盘类零件需要加工时,更方便的固定盘类零件;不妨碍零件本体10外径的找正;并且能采用最大回转直径与盘类零件最大直径相同的机床加工该盘类零件,提升机床利用价值。
[0024]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