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面整平机。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在用混凝土浇注地面时,为了消除混凝土内部的空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要对正在浇注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密实处理。
[0003] 现有的振捣工艺中,部分仍然采用人工拉动振动棒、振平尺或者平面振动器往复不停的在混凝土上作业,完成振捣工序,这种方式存在着施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
[0004]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开始利用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振捣,但目前机器人的移动底盘行走在刚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地面时,复杂的工况使机器人移动底盘行走不稳,会出现上下左右摇摆的情况,这使得与移动底盘连接的振捣板受到移动底盘姿态的影响,对混凝土地面产生较大的压印和幅间接缝,并且同时增大机器人移动底盘行走的阻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4]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5]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
[0036] 图1为一种地面整平机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一种地面整平机的部分装配图,应当说明的,图1及图2中,X方向为沿着第三调节轴133的中轴线左右运动的方向,Y方向为第二调节轴12沿着第一调节轴11的中轴线前后运动的方向,Z方向为第二调节轴12相对于调平滑块14上下滑动的方向。
[0037] 具体请结合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面整平机,包括:
[0038] 移动底盘3,设置有安装架7;
[0039] 第一调节轴11,水平设置,其一端固定连接至安装架7,另一端套接有调平滑块14,调平滑块14可相对第一调节轴11转动,调平滑块14上还设置有竖直设置的滑动连接孔;
[0040] 第二调节轴12,竖直设置,并套接于滑动连接孔,第二调节轴12可相对滑动连接孔上下滑动,第二调节轴12上端设置有防止从滑动连接孔滑出的挡块;
[0041] 振捣板2,与第二调节轴12的下端固定连接,振捣板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振捣板2振动的振捣电机,其中,振捣板2为一种对混凝土进行捣固,使混凝土密实结合,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的结构。
[004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轴11固定不动,调平滑块14能够以第一调节轴11的中轴线为转动中心,相对于第一调节轴11进行转动,通过第一调节轴11与第二调节轴12之间的连接配合,且第一调节轴11连接移动底盘3,且第二调节轴12还连接振捣板2,使得移动底盘3的力及运动不会传递至振捣板2上,克服移动底盘3不同姿态对振捣板2的下压影响,使振捣板2作业时能够始终平稳地漂浮在混凝土表面,极大地提高了完成面的平整度和降低了行驶阻力。
[0043] 振捣板2向上凸设有两个振捣连接座131,两个振捣连接座131位于第二调节轴12的两侧,两个振捣连接座131之间横设有第三调节轴133,安装架7上固定设置有套接第三调节轴133的滑动限位座132,滑动限位座132上设置有可使第三调节轴133上下滑动的调节槽135。
[0044] 其中,调节槽135优选为腰型槽,且滑动限位座132装配固定至移动底盘3时,调节槽135的槽长方向平行于第二调节轴12的中轴线方向,因而,第三调节轴133可沿着调节槽135的槽长往复滑动,利用第三调节轴133在调节槽135的内部自由滑动的特性。本发明的其中一巧妙点在于,随着移动底盘3的运动,可通过第一调节轴11与第二调节轴12之间的连接配合以及第三调节轴133与调节槽135之间的连接配合进行三个自由度的调节,而实现振捣板2三个自由度的自适应调节的目的,即振捣板2随着移动底盘3的运动中,能够沿着第二调节轴12的方向升降和/或摆动和/或以第一调节轴11为中心转动,用以与地面结构进行三个自由度的自适应性调节。
[0045] 具体为,移动底盘3朝第一调节轴11的中轴线方向带动振捣板2的运动过程中,以第一调节轴11的中轴线为对称中心,当振捣板2在第一调节轴11两侧的压力受力不平衡时,振捣板2可以第一调节轴11的中轴线为转动中心,进行偏转调节,同时,振捣板2也可以通过第三调节轴133与调节槽135之间的摆动作用进行同步平衡调节,从而实现振捣板2以第一调节轴11的中轴线为转动中心进行双重的偏转调节的目的,则当振捣板2在第一调节轴11的一侧受力后,第三调节轴133与调节槽135之间可以第一调节轴11的中轴线为转动中心进行偏转调节。
[0046] 当振捣板2与地面之间在压力作用力不均匀,振捣板2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需要进行升降调节时,利用“第一调节轴11能够沿着第二调节轴12的中轴线方向往复平动”的特性,振捣板2可以沿着第二调节轴12的中轴线方向进行升降调节,同时的,振捣板2还可以通过第三调节轴133与调节槽135之间的升降作用进行同步平衡调节,从而实现振捣板2沿着第二调节轴12的中轴线方向进行双重的升降调节的意想不到效果。
[0047] 此外,当振捣板2在第一调节轴11两侧的摩擦受力不平衡时,振捣板2可以第二调节轴12的中轴线为转动中心进行偏转调节,因此结合上述的两种双重调节,实现了与地面结构进行三个自由度的自适应性调节的目的,同时,利用第一调节轴11、第二调节轴12之间连接配合,第三调节轴133与调节槽135之间的连接配合以及振捣板2的自身的重力因素即能够实现自适应调节的目的,无需其他的动力源或结构进行辅助,因此,在适应调节的作用下,达到结构简易,便于装配使用的效果。
[0048] 本发明的另一巧妙点在于,由于第三调节轴133能够以自身的中轴线为转动中心,在调节槽135的内部转动,则连接底盘3的滑动限位座132与连接振捣板2的振捣连接座131能够以第三调节轴133的中轴线为转动中心进行偏转调节。此处,第三调节轴133垂直于第一调节轴11与第二调节轴12所形成的平面,使得振捣板2与地面之间在压力作用力不均匀时,振捣板2除了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需要进行升降调节之外,还使得振捣板2在朝着第一调节轴11的运动方向上能够产生偏转调节的意想不到效果,也即使得振捣板2与地面结构之间增加了一个自由度的自适应性调节,形成四个自由度的自适应性调节,在未增加其他结构而提高结构复杂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振捣板2与地面结构之间的灵活适应性。
[0049] 综合上述,通过第一调节轴11、第二调节轴12、振捣连接座131、滑动限位座132及第三调节轴133的配合使用,实现振捣板2的以第一调节轴11的中轴线为转动中心进行双重偏转调节的目的,同时,还实现振捣板2沿着第二调节轴12的中轴线方向进行双重升降调节的效果,使得振捣板2在完全不需要动力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根据地面结构进行稳定而良好的自适应调节,也使得振捣板2与移动底盘3之间形成柔性连接,有效避免了振捣板2与移动底盘3之间刚性连接而导致振捣板2受到移动底盘3影响的缺陷,保证振捣板2能够始终平稳的漂浮在混凝土表面而不下压,极大地提高了完成面的平整度和降低了行驶阻力,同时,也避免了对混凝土地面产生较大的压印和幅间接缝。
[0050] 应当说明,滑动限位座132还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如三个滑动限位座132、四个滑动限位座132、五个滑动限位座132等。考虑生产及装配的便捷性、受力的均衡性,优选的,如图1及图2所示,振捣连接座131上设置有两个滑动限位座132,两个滑动限位座132位于第二调节轴12的两相对侧,且每个滑动限位座132均设置有调节槽135,第三调节轴133的两端分别插接配合在两个滑动限位座132的调节槽135内。
[0051] 此外,还可以为,安装架7朝振捣板2的方向延伸有支撑板134,滑动限位座132设置在支撑板134上,滑动限位座132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第二调节轴12的两侧,支撑板134固定连接在振捣板2上。
[0052] 进一步的,第二调节轴12与滑动连接孔之间具有间隙,以容许第二调节轴12在滑动连接孔内前后摆动。具体的,调平滑块14上还可配置第二衬套15,则第二衬套15的内孔为滑动连接孔,第二调节轴12与第二衬套15之间间隙配合,第一衬套与第二衬套15具备密封及磨损保护的特点,同时,相较于轴承,第一衬套及第二衬套15还具备减振、减噪、防腐蚀的效果。由于地面整平机应用于混凝土振捣,则通过第二衬套15,有效保证第二调节轴12与调平滑块14之间的配合更加稳定,减低长期作业过程中的震动和损耗。
[0053] 更意想不到的,第二调节轴12与第二衬套15之间间隙配合,利用第二调节轴12与第二衬套15的内孔之间的装配间隙,成为第二调节轴12活动调节的空间,也即第二调节轴12能够以固定在振捣板2的一端为转动端,第二调节轴12沿着第一调节轴11的中轴线方向往复偏转摆动,从而实现第一调节轴11与第二调节轴12在连接配合的位置处进行转动的目的,配合第三调节轴133转动配合在调节槽135的内部,使得振捣板2达到以第三调节轴133的中轴线为转动中心进行双重的偏转调节的良好效果。
[0054] 在上述中,振捣板2完成了对混凝土内部的空气的消除,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并改善及克服对混凝土地面产生较大的压印和幅间接缝的问题,但在实际作业的过程中,振捣板2进行的振捣工艺中,不能完成保证混凝土形成连续光滑的表面,为保证并提高混凝土形成光滑的表面,具体结合图1及图2所示,发明人提供了一优选的改进方案如下:
[0055] 该地面整平机还包括:
[0056] 抹平板4,位于振捣板2远离移动底盘3的一侧;
[0057] 连接杆6,振捣板2上竖直设置有连接轴52,连接杆6的一端套接于连接轴52,并能够绕连接轴52偏转及沿连接轴52上下滑动,连接轴52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限位法兰座51,限位法兰座51限定连接杆6的滑动范围,连接杆6的另一端铰接抹平板4。
[0058] 具体的,连接轴52固定连接限位法兰座51,即连接轴52可与限位法兰座51一体成型,也可以连接轴52与限位法兰座51焊接连接,其中,限位法兰座51螺栓连接振捣板2,连接杆6的端部上设置有与连接轴52的轴径相适配的连接孔,连接杆6插接配合连接轴52。
[0059]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6可以连接轴52的中轴线为转动中心进行偏转,也即抹平板4在连接杆6的作用下,抹平板4绕着连接轴52进行左右偏转,此外,连接杆6的端部可沿着连接轴52的中轴线方向往复升降运动,即抹平板4与振捣板2在沿着连接轴52的中轴线方向上形成相对升降运动,从而使得振捣板2与抹平板4之间产生调节缓冲,因此,抹平板4随振捣板2平动过程中,能够绕连接轴52偏转及沿连接轴52的高度方向升降,与地面结构进行自适应性调节。
[0060] 应当说明的,连接杆6的另一端与抹平板4铰接,则抹平板4还可以铰接处为转动中心转动调节,因而,在连接杆6的作用下,使得抹平板4与振捣板2之间形成三个自由度的自适应性调节。
[0061] 此外,还应当说明,连接轴52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如三个连接轴52、四个连接轴52等。对应的,抹平板4可通过一个连接杆6与振捣板2连接,抹平板4也可通过三个连接杆6与振捣板2连接等,但考虑生产及装配的便捷性、受力的均衡性,优选的,结合图1及图2所示,两个连接轴52分别设置在振捣板2上的两相对侧上,且每一连接轴52均通过一连接杆6与抹平板4相连接。
[0062] 进一步地,具体结合图3所示,振捣板2上设置有至少一减震件53,设置于连接轴52下方的限位法兰座51通过减震件53与振捣板2固定连接。具体的,减震件53可以为硅胶垫,也可以为橡胶垫等,使得限位法兰座51与振捣板2之间产生一定的弹性,从而有效的将振捣板2上的震动减少传递至抹平板4上,保证抹平板4作用在地面结构上更加平稳,提高了混凝土形成表面的光滑度。
[0063] 根据图1所示,安装架7与移动底盘3上下滑动连接,移动底盘3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安装架7上下滑动的驱动装置。其中,驱动装置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安装端固定于移动底盘3,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定于安装架7。
[0064] 优选的,移动底盘3或安装架7之一固定设置有导套,移动底盘3或安装架7的另一上固定设置有导柱,导柱套接于导套并可相对导套上下滑动。应当说明,除了导柱与导套的连接配合方式外,还可以为滑块与滑轨的连接配合方式,也可实现上下滑动的动作效果,使得振捣板2及抹平板4在非工作状态下抬离地面,从而避免了振捣板2及抹平板4在非工作状态下产生磨损,影响后续的振捣抹平的效果。
[0065]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