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力机械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双壳体节段式多级离心泵。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锅炉给水泵是火力发电站的重要辅机设备,承担着给锅炉系统供水的重要任务,对于整个电站平稳、高效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用户对于锅炉给水泵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中、小型锅炉给水泵在中、低流量下,扬程普遍要求较高。
[0003] 由于水泵制造企业本着节约成本、结构简单的原则,普遍采用双壳体节段式多级离心泵高速运行,在此配置下不但泵组占地面积大,又由于设有增速箱或液力偶合器,泵组的调整和维护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所以急需研发出中、低流量、高扬程,在工频下运转的锅炉给水泵。另外,随着锅炉给水泵出口压力的不断增加,更加需要设置一个小间隙、高压降的平衡装置以平衡主要轴向力,同时泵所设置轴承可否满足瞬间反转的需要。而当前平衡装置一般采用平衡鼓或平衡盘,在高压降下增大泄漏量,降低了泵的效率。以上三点问题是各水泵制造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满足用户要求。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壳体节段式多级离心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多级离心泵稳定性差的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双壳体节段式多级离心泵,包括泵筒体、以及位于所述泵筒体内的泵芯,所述泵芯包括泵轴、多个叶轮、导叶、中段以及末级导叶,多个所述叶轮均与所述泵轴过盈配合连接,且每一所述叶轮分别通过卡环在所述泵轴上定位,所述末级导叶设置在所述泵轴的一端且与所述中段连接,靠近所述末级导叶的所述泵轴上还套装有平衡鼓机构,其中,每一所述叶轮的径向外缘上均连接有导叶和中段,所述导叶的导叶口环和所述中段的中段口环的硬度小于所述叶轮的叶轮口环。
[0006] 进一步的,所述泵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驱动端轴承体和非驱动端轴承体,所述驱动端轴承体安装在所述泵筒体的驱动端轴承托架上,所述非驱动端轴承体安装在所述泵筒体的非驱动端轴承托架上,使所述泵轴得到支撑;其中,所述驱动端轴承体和非驱动端轴承体内分别设置有径向轴瓦,所述非驱动端轴承体内还设置有推力轴瓦。
[0007] 进一步的,所述径向轴瓦的四个油楔呈中心对称布置,且每个所述油楔均为轴对称的的扇形。
[0008] 进一步的,所述泵筒体上依次设置有吸入口、抽头口和吐出口,所述吸入口的加工止口与进口接管固定连接,所述抽头口的加工止口与抽头接管固定连接,所述吐出口的加工止口与出口接管固定连接。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泵筒体靠近平衡鼓机构的一端通过双头螺栓和螺母与泵盖固定连接。
[0010] 进一步的,所述末级导叶和所述泵盖之间设置有缠绕垫。
[0011]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平衡鼓机构外缘的所述泵盖与平衡水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平衡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吸入口相连通。
[0012] 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所述中段之间采用直接接触密封,且相邻的两个所述中段之间的接触面的粗糙度均在1.6以上。
[001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壳体节段式多级离心泵,包括泵筒体、以及位于所述泵筒体内的泵芯,所述泵芯包括泵轴、多个叶轮、导叶、中段以及末级导叶,多个所述叶轮均与所述泵轴过盈配合连接,且每一所述叶轮分别通过卡环在所述泵轴上定位,所述末级导叶设置在所述泵轴的一端且与所述中段连接,靠近所述末级导叶的所述泵轴上还套装有平衡鼓机构,其中,在每一所述叶轮的径向外缘上分别有连接有导叶和中段,所述导叶的导叶口环和所述中段的中段口环的硬度小于所述叶轮的叶轮口环。其中,导叶的导叶口环和中段口环的硬度小于叶轮的叶轮口环,可以有效防止叶轮损坏,进而提高多级离心泵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6] 参见图1和2,一种双壳体节段式多级离心泵,包括泵筒体3、以及位于泵筒体3内的泵芯4,泵芯4包括泵轴4.2、多个叶轮4.1、导叶4.4、中段 4.5以及末级导叶4.10,多个叶轮4.1均与泵轴4.2过盈配合连接,且每一叶轮4.1分别通过卡环4.3在泵轴4.2上定位,末级导叶4.10设置在泵轴4.2 的一端且与中段4.5连接,靠近末级导叶4.10的泵轴4.2上还套装有平衡鼓机构4.9,其中,每一叶轮4.1的径向外缘上均连接有导叶4.4和中段4.5,导叶4.4的导叶口环4.6和中段4.5的中段口环4.7的硬度小于叶轮4.1的叶轮口环4.8。其中,泵轴4.2、多个叶轮4.1、导叶4.4、以及末级导叶4.10 由若干螺钉4.11及销钉4.12连接为一个整体,叶轮4.1与导叶4.4、叶轮4.1 与中段4.5均采用金属面密封;导叶口环4.6及中段口环4.7材质为1Cr13MoS,叶轮口环4.8材质为S203。
[0027]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泵轴4.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驱动端轴承体1和非驱动端轴承体7,驱动端轴承体1安装在泵筒体3的驱动端轴承托架2上,非驱动端轴承体7安装在泵筒体3的非驱动端轴承托架6上,使泵轴4.2得到支撑;其中,驱动端轴承体1和非驱动端轴承体7内分别设置有径向轴瓦1.1,非驱动端轴承体7内还设置有推力轴瓦6.1,径向轴瓦1.1和推力轴瓦6.1的设置可以平衡掉在非驱动端轴承体7上的残余轴向力。
[0028]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径向轴瓦1.1的四个油楔呈中心对称布置,且每个油楔均为轴对称的的扇形。这种径向轴瓦1.1的结构能够保证了轴承无论哪个方向安装都是正确的,避免了因为轴承装反造成的润滑油无法进入轴承间隙。
[0029]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泵筒体3上依次设置有吸入口3.1、抽头口3.2和吐出口3.3,吸入口3.1的加工止口与进口接管3.4固定连接,抽头口3.2的加工止口与抽头接管3.5固定连接,吐出口3.3的加工止口与出口接管3.6 固定连接。
[0030]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泵筒体3靠近平衡鼓机构4.9的一端通过双头螺栓 5.1和螺母5.2与泵盖5固定连接。
[0031]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末级导叶4.10和泵盖5之间设置有缠绕垫4.13,缠绕垫4.13能够充当热膨胀补偿器。
[0032]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位于平衡鼓机构4.9外缘的泵盖5与平衡水管3.7 的一端相连通,平衡水管3.7的另一端与吸入口3.1相连通,使位于平衡鼓机构4.9外缘的高温、高压介质通过平衡水管3.7与吸入口3.1介质联通,形成与轴向力相反的力来抵消掉大部分轴向力。
[0033]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相邻的两个中段4.5之间采用直接接触密封,且相邻的两个中段4.5之间的接触面的粗糙度均在1.6以上,这种密封方式不但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而且密封性较好。
[003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