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隧道防水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防水施工脚手架。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和军事隧道,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其采用防水措施,以确保隧道运营不致因漏水、积水造成灾害,影响使用功能和腐蚀设备而采取的防水措施。
[0003] 对于暗挖隧道防水施工,传统施工包含两种,一是根据隧道高度搭设钢管脚手架,但是需要随搭设随拆除,施工过程繁琐,影响施工进度,不易施工,二是在第一种上进行了优化,搭设一段脚手架,脚手架底设置在工字钢上,工字钢底下设置轮子,便于前进和后退,但是此种脚手架只是针对单一的隧道,施工后即拆除,因此对于不同宽度和高度的隧道进行施工时即不能适应,从而降低了施工时的适应性,降低了防水施工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结合附图对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隧道防水施工脚手架。
[0030] 参照图1和图2,隧道防水施工脚手架包括架体11、主平台12和副平台13,隧道内底壁上安装有多根工字钢,且工字钢长度方向平行于隧道长度方向,工字钢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转动安装有多个滚轮,滚轮滚动在隧道上实现工字钢的移动;架体11通过多个钢管搭设而成,架体11底部固定安装在多个工字钢上进行支撑,推动架体11能够使得架体11和工字钢通过滚轮移动。主平台12通过伸缩组件一3设置在架体11上,伸缩组件一3用于调节主平台12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副平台13通过伸缩组件二4设置在主平台12上,伸缩组件二4用于调节两个副平台13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副平台13和主平台12配合形成供施工所用的施工平台16。
[0031] 施工平台16竖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且架体11也设置有多个并与多个施工平台16一一对应设置,而位于最低处架体11固定安装在工字钢上,相邻两个施工平台16通过爬梯相互连接,且爬梯与施工平台16可拆卸连接;下面以一个施工平台16为例进行讲解。
[0032] 参照图1和图2,主平台12和副平台13根据需要搭设而成,且搭设材料可以为钢管或钢板,主平台12和副平台13均为正方体或长方体结构,主平台12和副平台13上均设置有多个呈竖直状态的护栏18,护栏18用于阻挡工作人员从施工平台16上掉落。
[0033] 伸缩组件一3设置有多个且位于主平台12四个边角处,伸缩组件一3包括伸缩件31和定位螺杆32,伸缩件31固定安装在主平台12下表面上且呈竖直状态,伸缩件31可以为圆形或方形钢管,伸缩件31侧壁上竖向间隔开设有多个水平贯穿伸缩件31的定位孔33,伸缩件31滑移穿设在架体11顶部;定位螺杆32水平穿过架体11和定位孔33且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的定位螺母。
[0034] 拧动定位螺母从定位螺杆32上取下,然后将定位螺杆32从架体11和定位孔33上取下,移动主平台12进行调节,调节完成后,将定位螺杆32穿过架体11和定位孔33,将定位螺母螺纹连接到定位螺杆32上进行定位,以此来实现对主平台12位置的调节。
[0035] 参照图2和图3,副平台13间隔设置有两个且位于主平台12两侧,两个副平台13滑移安装在主平台12相背两侧壁上,两个副平台13相互靠近或远离;伸缩组件二4包括齿轮41和两个齿条42,主平台12上表面上开设有安装槽21,安装槽21槽底转动安装有呈竖直状态的转动柱22,齿轮41键连接在转动柱22上,转动柱22顶部固定安装有呈水平的驱动杆23,驱动杆23用于驱动转动柱22和齿轮41转动。
[0036] 两个齿条42滑移安装在主平台12相背两侧壁上且伸至安装槽21内,两个齿条42分别位于齿轮41两侧且均与齿轮41啮合,两个齿条42远离齿轮4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副平台13相对两侧壁可拆卸连接,因此齿轮41和两个齿条42预先设置在主平台12上,将两个副平台13滑移安装到主平台12相背两侧壁上后,将两个齿条42与两个副平台13固定连接,使得齿轮41转动带动两个副平台13相互靠近或远离;拆除时,将齿条42与两个副平台13分拆即可,最后转动齿轮41使得两个齿条42移至主平台12内,从而便于后续的运输。
[0037] 参照图3,主平台12上设置有用于对两个副平台13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5,定位组件5包括定位块51、拨块52和软带,定位块51设置有两个且与两个齿条42一一对应设置,齿条42竖向插接安装在安装槽21槽底上且与齿条42插接配合,以此来实现对齿条42进行定位,拨块52固定安装在两个定位块51顶部上且用于向上拨动定位块51上移后与安装槽21脱离,定位时,将定位块51水平靠近齿条42且与齿条42插接配合,下移定位块51使得定位块51插接安装到安装槽21槽底上,以此来实现对齿条42进行定位;软带固定安装在安装槽21槽底上,且软带与定位块51固定连接,以此来防止定位块51取下后丢失。
[0038] 参照图1和图3,主平台12和两个副平台13上表面齐平且搭设有多块脚手板17,多块脚手板17配合挡住安装槽21,同时脚手板17下表面抵靠在拨块52上而用于阻挡两个定位块51与两个齿条42脱离,且多块脚手板17便于工作人员的施工,提高了施工平台16的平整性和稳定性。
[0039] 参照图2和图3,架体11上且位于两个副平台13下方设置有支撑机构6,支撑机构6与两个副平台13连接且用于对两个副平台13进行支撑定位;支撑机构6包括两个支撑杆61和固定组件7,两个支撑杆61位于竖直平面内,两个支撑杆61通过转轴63转动连接且形成剪刀状,两个支撑杆61顶部分别伸至两个副平台13下方并与副平台13转动连接,且支撑杆61与副平台13的连接处位于副平台13远离主平台12一侧,转轴63呈水平状态,而支撑杆61与副平台13之间转动方向轴线与转轴63轴线平行。
[0040] 两个支撑杆61底部伸至架体11处且与架体11活动连接,两个支撑杆61底部沿各自长度方向开设有避位孔62,且位于定位螺杆32下方的架体11上竖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固定孔73;固定组件7设置有两个且与两个支撑杆61一一对应设置,固定组件7用于两个支撑杆61进行定位,固定组件7包括限位块71和固定螺杆72,限位块71沿支撑杆61长度方向滑移安装在避位孔62上;固定螺杆72穿过限位块71和固定孔73且螺纹连接有用于定位的固定螺母。
[0041] 搭建主平台12和两个副平台13,部分工作人员位于主平台12下方,将两个支撑杆61与两个副平台13远离主平台12一侧的下表面转动连接,两个支撑杆61上下移动驱动两个副平台13移动,同时部分工作人员位于主平台12上,使用驱动杆23带动齿轮41转动实现两个副平台13移动,使得两个副平台13位置适应隧道的宽度,然后定位组件5对两个副平台13进行定位,接着工作人员将固定螺杆72穿过限位块71后推动限位块71移动,使得固定螺杆
72与固定孔73对齐,推动固定螺杆72穿过固定孔73,将固定螺母螺纹连接到固定螺杆72上,以此来对两个支撑杆61进行定位,而位于主平台12上的工作人员将多块脚手板17搭设到主平台12和副平台13上,脚手板17挡住安装槽21且抵靠在拨块52上进行定位,从而能够实现对定位组件5进一步定位,提高了施工后的稳定性;而且还能在多个脚手板17上铺设防滑垫,进一步提高了施工的稳定性。
[0042] 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先安装多根工字钢,滚轮滚动在隧道上,在工字钢上固定搭建第一层架体11,搭设主平台12,将伸缩件31滑移安装到架体11上,调节主平台12位置,将定位螺杆32穿过架体11和固定孔73,最后将定位螺母螺纹连接到定位螺杆32上进行定位,安装两个副平台13,将两个副平台13滑移安装在主平台12上且与齿条42连接,同时将两个支撑杆61转动安装在两个副平台13上,且固定安装两个承载杆81对主平台12进行支撑定位。
[0043] 转动齿轮41带动两个副平台13相互远离靠近隧道,同时推动两个支撑杆61驱动两个副平台13移动,以此来共同配合调节两个副平台13位置而适应隧道的宽度,调节完成后,将两个定位块51插接安装到安装槽21槽底和两个齿条42上进行定位,同时将固定螺杆72穿过限位块71和固定孔73,将固定螺母螺纹连接到固定螺杆72上进行定位,最后将多块脚手板17搭设到主平台12和两个副平台13上,从而完成一层施工平台16的搭设。
[0044] 继续向上搭设架体11、主平台12、副平台13、支撑机构6等结构,搭设架体11时与位于下方的主平台12或架体11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安装在多个施工平台16,同时相邻两个施工平台16上固定安装爬梯,从而实现工作人员在多个施工平台16之间的移动,从而能够使得脚手架宽度和高度与隧道宽度和高度相适应,提高了防水施工效率,然后进行隧道防水施工,施工完成后,推动架体11使得架体11和工字钢通过滚轮在隧道上移动,移动完成后,架体11和工字钢在重力作用下进行定位,然后继续进行隧道防水施工,从而提高防水施工效率。
[0045]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