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充气游乐设施领域,尤其是一种控制充气式游乐设施形变的内部拉筋结构。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充气游乐设施的内部拉紧约束结构一般都是采用若干个主拉筋和若干个辅拉筋以 十字交叉的形式车缝连接缝纫,从而形成整体的“井”字形拉筋约束结构,“井”字形拉筋主 要能起到控制充气游乐设施形状,使外表面平整,约束其变形的作用。现有的“井”字形拉 筋结构密度较大,费工费料,造成充气游乐设施的整体成本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进一步说明,图1至图3为拉筋结构后侧面所示。
[0019] 一种控制充气式游乐设施形变的内部拉筋结构由若干主拉筋、水平辅助拉筋、以及与水 平拉筋成水平“Y”字形的倾斜辅助拉筋组成。拉筋结构左侧外部为造型侧面4,拉筋结构从 左侧到中间依次为水平辅助拉筋2和倾斜辅助拉筋3、水平辅助拉筋14、第一主拉筋11、中 间主拉筋13和中间水平辅助拉筋15;中间主拉筋13由若干主拉筋组成。中间主拉筋
13的 相邻的主拉筋之间由水平辅助拉筋15连接,第一主拉筋11与其相邻的中间主拉筋之间由水 平辅助拉筋14连接,造型侧面4与第一主拉筋11之间由若干水平辅助拉筋2和若干倾斜辅 助拉筋3连接。
[0020] 拉筋结构中的造型侧面4与第一主拉筋11之间的辅助拉筋,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水平辅 助拉筋21、第一倾斜辅助拉筋31、第二水平辅助拉筋22、第二倾斜辅助拉筋32、第三水平 辅助拉筋23、第四水平辅助拉筋24、第三倾斜辅助拉筋33、第五水平辅助拉筋25、第四倾 斜辅助拉筋34、第六水平辅助拉筋26。
[0021] 第一水平辅助拉筋21、第二水平辅助拉筋22、第三水平辅助拉筋23、第四水平辅助拉 筋24、第五水平辅助拉筋25、第六水平辅助拉筋26的两端分别与造型侧面4和第一主拉筋 11相连。
[0022] 第一倾斜拉筋31的一端连接第一水平拉筋21的一端和造型侧面11,另一端连接第二水 平拉筋的22一端和第一主拉筋11。第一倾斜拉筋31的一端连接第二水平拉筋22的一端和 第一主拉筋11,另一端连接第三水平拉筋23的一端和造型侧面4。第三倾斜拉筋33的一端 连接第四水平拉筋24的一端和造型侧面4,另一端连接第五水平拉筋25的一端和第一主拉 筋11。第四倾斜拉筋34的一端连接第五水平拉筋25的一端和第一主拉筋12,另一端连接第 六水平拉筋26的一端和造型侧面4。
[0023] 所述第一主拉筋11、中间主拉筋13水平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水平辅助拉筋21、第二水 平辅助拉筋22、第三水平辅助拉筋23、第四水平辅助拉筋24、第五水平辅助拉筋25、第六 水平辅助拉筋26垂直均匀分布。所述造型侧面4与第一主拉筋11之间的距离和中间主拉筋 13之间的水平距离一致。
[0024] 拉筋结构右侧外部为造型侧面41,拉筋结构从右侧到中间依次为水平辅助拉筋20和倾 斜辅助拉筋30、水平辅助拉筋141、第一主拉筋111、中间主拉筋13和中间水平辅助拉筋15; 中间主拉筋13由若干主拉筋组成。中间主拉筋13的相邻的主拉筋之间由水平辅助拉筋15连 接,第一主拉筋111与其相邻的中间主拉筋之间由水平辅助拉筋141连接,造型侧面41与第 一主拉筋111之间由若干水平辅助拉筋2和若干倾斜辅助拉筋3连接。
[0025] 拉筋结构中的造型侧面41与第一主拉筋111之间的辅助拉筋,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水平 辅助拉筋211、第一倾斜辅助拉筋311、第二水平辅助拉筋221、第二倾斜辅助拉筋321、第 三水平辅助拉筋231、第四水平辅助拉筋241、第三倾斜辅助拉筋331、第五水平辅助拉筋251、 第四倾斜辅助拉筋341、第六水平辅助拉筋261。
[0026] 第一水平辅助拉筋211、第二水平辅助拉筋221、第三水平辅助拉筋231、第四水平辅助 拉筋241、第五水平辅助拉筋251、第六水平辅助拉筋261的两端分别与造型侧面41和第一 主拉筋111相连。
[0027] 第一倾斜拉筋311的一端连接第一水平拉筋211的一端和造型侧面111,另一端连接第二 水平拉筋的221一端和第一主拉筋111。第一倾斜拉筋311的一端连接第二水平拉筋221的一 端和第一主拉筋111,另一端连接第三水平拉筋231的一端和造型侧面41。第三倾斜拉筋331 的一端连接第四水平拉筋241的一端和造型侧面41,另一端连接第五水平拉筋
251的一端和 第一主拉筋111。第四倾斜拉筋341的一端连接第五水平拉筋251的一端和第一主拉筋121, 另一端连接第六水平拉筋261的一端和造型侧面41。
[0028] 所述第一主拉筋111、中间主拉筋13水平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水平辅助拉筋211、第二 水平辅助拉筋221、第三水平辅助拉筋231、第四水平辅助拉筋241、第五水平辅助拉筋251、 第六水平辅助拉筋261垂直均匀分布。所述造型侧面41与第一主拉筋111之间的距离和中间 主拉筋131之间的水平距离一致。
[0029] 以常规8.65*10*4.5米的充气滑梯为例,对本发明拉筋结构的效果进行分析:
[0030]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拉筋结构的中间辅助拉筋层数:5层,辅助拉筋面积:324平,辅助拉 筋缝纫米数:560米。本发明的拉筋结构中的中间辅助拉筋层数:2层,辅助拉筋面积:180 平,辅助拉筋缝纫米数:288米。相比较,本发明的拉筋结构中辅助拉筋层数减少3层,辅 助拉筋面积减少144平,辅助拉筋缝纫米数减少272米;层数减少60%,辅助拉筋面积减少
44.44%,辅助拉筋缝纫米数减少48.57%。数据如表1所示:
[0031] 表1
[0032] 现有技术 本发明技术 效果 百分比辅助拉筋层数 5层 2层 减少3层 60%
辅助拉筋面积 324平 180平 减少144平 44.44%
辅助拉筋缝纫米数 560米 288米 减少272米 48.57%
[0033] 结合图6,受力分析如下,
[0034] 8.65*10*4.5米的充气滑梯,侧面S≈22.9㎡,充气压强P≈1000pa,
[0035] 根据力学公式F=P*S计算,可得出整个侧面压力F=P*S=1000*22.9=22900N,[0036] 整个侧面压力可假设分散在几根辅助拉筋线上,这样可计算出单位长度辅助拉筋的受力 情况。
[0037] 本发明拉筋结构中的辅助拉筋长度L=29.8m,则单位长度受力大小为F=769N/m。如图6 中所示辅助拉筋的主要集中受力为F总上和F总下,根据造型侧面和第一主拉筋之间的水平 辅助拉筋的长度,可计算出第一水平辅助拉筋211的受力值F1、第二水平辅助拉筋
221的受 力值F2、第三水平辅助拉筋231的受力值F3、第四水平辅助拉筋241的受力值F4、第五水 平辅助拉筋251的受力值F5、第六水平辅助拉筋261的受力值F6(表2)。进而可得出:
[0038] F总上=F1+F2+F3=8293N
[0039] F总下=F4+F5+F6=14605N
[0040] 辅助拉筋的主要集中受力处F总上和F总下的单位长度受力为:
[0041] F上=2430N/m
[0042] F下=2258N/m
[0043] 根据拉力实验测试可知,拉筋布在实际使用中单位长度承载拉力最小值F=9900N/m。
[0044] 表2
[0045]
[0046] 由此可推算出拉筋布在实际使用中的承载力是本发明拉筋结构中辅助拉筋布承载力的4 倍左右,完全满足使用要求。因此,本发明的拉筋结构能满足使用要求,能达到控制充气游 乐设施形变的要求。
[0047]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 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 理,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 求保护的发明范围内。
[0048]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侧”、“右侧”、“后侧”、“中间”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 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 内容的限制。
[0049] 本专利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 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的使用 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简化描述,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