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光存储介质

光存储介质无效专利 发明

技术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存储介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较大容量的复合型光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光存储技术因为具有容量大、体积小、稳定性高等特点,在数据存储、家庭影音娱乐等 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常用的光存储介质为光碟片,其包括由两个保护层包夹的数据层,数据 层上记录有经编码的凸起或凹坑。读出数据时,利用激光束照射在凸起或凹坑上,所反射的 光束经接收感应后即可还原出代表“1”、“0”的二进制码。进而,将所得的二进制码经过 解码即可还原出光存储介质上所记录的数据。 在光存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种类的光存储介质,如只读介质CD、DVD,一 次性写入介质CD-R、DVD-R、DVD+R,以及可复写介质CD-RW、DVD-RAM、DVD-RW、DVD+RW等。 各类光存储介质根据其自身特性被应用于不同场合。然而,对于各类光存储介质而言,除非 其物理规格发生改变,其存储容量提升的空间有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更大存储空间的光存储介质。 一种光存储介质,包括第一记录介质与第二记录介质与粘合层,所述第一、第二记录介 质通过所述粘合层粘合在一起,所述第一、第二记录介质各包括第一、第二记录层;所述第 一、第二记录层是从只读数据层、一次可写数据层、可复写数据层中选取。 上述的光存储介质将只读数据层、一次可写数据层、可复写记录层三种中的至少两种集 成在一个存储介质上,可以增大单位存储介质的存储容量,同时使得单位的存储介质可以具 有更多的用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光存储介质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B分别为图1所述的光存储介质的第一、第二记录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光存储介质较佳实施方式包括第一记录介质12、第二记录介质14及 将第一、第二记录介质12、14粘合在一起的粘合层16。第一记录介质12包括第一基板层102 、第一反射层104及第一记录层106。第二记录介质14包括第二反射层110、第二记录层112及 第二基板层114。粘合层16由透明材料制成,其位于第一记录介质12的第一记录层106与第二 记录介质14的第二反射层110之间。 第一、第二基板层102、114分别处于光存储介质的两侧,用于对其中的第一、第二反射 层104、110及第一、第二记录层106、112起保护作用。第一、第二基板层102、114的材料可 以是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等透明塑料材料。 第一反射层104、第二反射层110用于将读取装置所发射的光束反射。第一、第二反射层 104、110可以采用镀膜的方式形成,其材料可以是银、铝或其合金等金属。其中第二反射层 110为半透明,以使得需要对第一记录层106进行读写的光束可以透过,而不影响对第二记录 层112进行读写的光束的反射。 第一记录层106、第二记录层112用于记录数据,其可以使用只读数据层(ROM)、一次 记录数据层(Recordable)或可复写数据层(Re-Recordable)中的任意两种。只读数据层 为预先压制的数据记录层;一次记录数据层为不可逆变记录层,如有机染料;可复写数据层 为可逆变记录层,如相变结晶材料。第一、第二记录层106、112可以是符合现有的各类通用 光盘格式的记录层,包括CD、DVD、Blu-Ray DVD、HD-DVD等。 制作时,成型第一基板层102,并在其上设置第一反射层104并成型第一记录层106(如 图2A所示)。成型第二基板层114及其上的第二记录层112、并设置第二反射层110(如图2B 所示)。通过粘合层16将第一基板层102上的第一记录层106与第二基板层上的第二反射层 110粘合在一起。 上述的光存储介质将只读数据层、一次可写数据层、可复写记录层三种中的至少两种集 成在一个存储介质上,可以增大单位存储介质的存储容量,同时使得单位的存储介质可以具 有更多的用途。 另外,出于数据的安全性、影音产品的著作权保护方面考虑,可以在可写入的记录层上 通示写入内容保护的信息,从而通过受控的拷贝方式将数据通过不改变存储位置的方式进行 重新指定,提升了数据的安全性。